防爆風機作為在易燃易爆環境中保障安全生產的關鍵設備,其穩定運行至關重要。一旦發生突然停機,必須迅速、準確、安全地進行處置和排查,任何延誤都可能引發生產中斷甚至安全事故。以下為您提供一套標準化的應急處理流程和系統性的原因排查方案。
第一部分:緊急應對,安全優先
當風機突然停機時,操作人員應保持冷靜,立即執行以下應急程序:
1.立即上報:第一時間向中控室或現場負責人報告停機情況,說明發生時間和現場初步現象。
2.緊急停機確認:在控制柜上將風機開關切換至“停止”位置,并掛上“禁止合閘”警示牌,防止他人誤操作。
3.切斷電源:務必切斷風機主回路電源(低壓斷路器或接觸器),并進行安全鎖定(掛牌上鎖制度),這是進行后續任何檢查的前提,絕對禁止帶電作業。
4.初步外觀檢查:在確保斷電且設備停止后,進行遠距離或初步外觀檢查,注意有無異?,F象,如:
異響:停機瞬間是否有劇烈的摩擦、撞擊聲?
異味:是否有焦糊味(絕緣燒毀)、油煙味(軸承潤滑失效)?
煙霧:電機、接線盒、機殼是否有冒煙現象?
可見損傷:葉片、外殼有無明顯變形、裂紋?
5.工藝處置:配合生產系統,啟動相關應急預案,如啟用備用風機、引導工藝氣體至安全處理裝置等,防止因通風中斷導致可燃氣體積聚。
第二部分:系統性原因排查流程
在完成緊急停機和安全隔離后,遵循“從簡到繁、由外至內”的原則,逐步排查原因。
1.電源與電氣回路排查(最常見原因)
檢查供電電源:使用萬用表測量配電箱輸入端電壓,是否在額定電壓范圍內(±5%)。檢查三相電壓是否平衡,有無缺相(斷一相電是導致電機過熱停機的常見原因)。
檢查控制回路:
保險絲/斷路器:檢查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熔斷器是否熔斷、空氣開關是否跳閘。如果跳閘,切勿立即復位,需先查明原因。
熱繼電器/過載保護:檢查是否因電機過載而動作跳脫。復位前,必須確認機械部分轉動靈活,無卡死現象。
電氣元件:檢查接觸器、繼電器、PLC輸出點等是否正常工作,觸點有無燒蝕粘連。
檢查電纜與接線:檢查主電源電纜、電機接線盒內的接線有無松動、脫落、燒毀現象。
2.電機本體排查
測量繞組:在斷電并放電后,用兆歐表測量電機三相繞組對地(外殼)的絕緣電阻,值應不低于1MΩ(具體參考廠家手冊)。過低則表明絕緣損壞。再用萬用表測量三相繞組的直流電阻,是否平衡。
手動盤車:斷開電機與風機的聯軸器或皮帶,嘗試手動盤動電機軸和風機軸。
如果電機盤不動,說明電機軸承損壞、轉子掃膛(與定子摩擦)卡死。
如果電機輕松盤動,但風機盤不動,故障點在風機側。
3.風機機械部分排查
軸承檢查:檢查風機軸承有無卡澀、損壞、異響。潤滑是否充足或變質。
葉輪檢查:檢查葉輪是否積灰嚴重導致動平衡破壞,或有無異物(如工具、碎片)卡住葉輪,與機殼是否有摩擦痕跡。
聯軸器/皮帶:檢查聯軸器對中是否良好,彈性體是否損壞;檢查皮帶是否斷裂、過松或過緊。
4.控制系統與保護系統排查
儀表傳感器:檢查相關的溫度、振動傳感器是否誤報警(如軸承溫度傳感器、振動開關),導致保護系統誤動作停機。
防爆控制元件:檢查所有安裝在防爆箱內的按鈕、開關、指示燈等防爆元件是否完好,密封性能是否失效。
第三部分:處理原則與預防措施
處理原則:對于簡單的電源問題、保護復位,可在查明并排除原因后嘗試恢復。但對于電機燒毀、軸承碎裂、葉輪卡死等機械電氣硬件故障,必須由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處理。嚴禁強行啟動或屏蔽保護系統。
預防性維護:為避免突然停機,應建立嚴格的預防性維護制度:
定期檢查:定期檢查絕緣電阻、軸承溫度和振動值、潤滑狀況、緊固件松動情況。
定期保養:按說明書要求定期清洗葉輪、更換潤滑油、清洗軸承。
記錄與分析:詳細記錄每次停機的現象、原因和處理結果,進行趨勢分析,提前發現潛在問題。